当下,酒店行业正经历着深刻且独特的变革,一系列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一方面,快捷酒店的钟点房被学生群体和租房一族 “挖掘” 出了新用途,成为洗衣的好去处,相关的 “酒店洗衣” 攻略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掀起了一阵热潮,也引发了大众对于酒店功能定位、卫生安全以及行业影响等多方面的热烈讨论。另一方面,老牌国宾馆凭借其超高的性价比和卓越的综合体验,在近期的酒店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尤其是受到了 “00 后” 消费者的追捧。
这些现象到底是酒店行业顺应消费趋势、走向多元化发展的体现,还是表明传统酒店服务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未来,酒店行业是要在新潮流中重新构建规则,还是坚守传统,重拾往日的辉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特别策划 “行业洞察”,邀请到湖南省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伏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李彬,一同探究酒店业变革背后的奥秘与挑战。
“钟点房” 秒变 “洗衣房”,酒店如何顺势而为?
“酒店换季洗衣攻略” 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把酒店钟点房当作洗衣房成了当下的新潮流。这种转变的背后,反映出酒店服务发生了哪些变化?酒店又该如何借助这股热潮创新营销手段呢?
湖南省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伏姣指出,钟点房变身洗衣房的现象大多出现在中端酒店,主要消费群体是学生和租房人群。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由于空气湿度较大,衣物晾晒困难,当消费者没有独立的洗衣机或烘干机,且有大量衣物需要清洗时,价格实惠的中端酒店钟点房就成了极具性价比的选择。此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李彬认为,年轻消费者更注重 “情绪价值”,享受把原有产品开发出 “新玩法” 并形成潮流的过程,“钟点房改洗衣房” 的服务恰好满足了他们对新玩法和新需求的追求。
面对这一 “现象级” 潮流,许多中端酒店积极行动起来,不仅主动为网友提供洗衣攻略,还增设了各类配套服务。比如,一些大学周边的酒店专门推出了单独的洗衣服务;还有酒店在洗衣房旁配备健身房,让消费者在等待洗衣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锻炼,以此提升消费体验。那么,酒店愿意被 “薅羊毛”,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李彬解释,酒店行业一直都在探索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洗衣所产生的水电费、洗涤费用以及机器损耗等成本并不高,而将客房变为钟点房实行分时段收费,有效提高了入住率,增加了酒店收益。从短期来看,这种变化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酒店经营关注的焦点;从长期来看,酒店提供的洗衣服务多作为增值、引流与营收补充,不能因此而忽视核心业务。不过,此次热潮对于酒店行业探索经营模式创新十分有益,将启发酒店延伸产业链,关注产品与服务模式的跨界创新。

“老钱风” 成为新潮流,国宾馆为何能 “重焕生机”?
国宾馆自改革开放后大量涌现,作为国家和地区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通常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设计,日常主要承担接待政要贵宾的任务,这也让国宾馆充满了神秘而庄重的色彩。进入新时代,国宾馆也在进行市场化转型,逐步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
国宾馆大多由政府投资,有一定的资源支持,所以价格更为亲民。许多国宾馆本身就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名人和文化学者前去体验。精打细算且注重服务体验的年轻消费者盯上了各地高性价比的国宾馆,以较低的花费体验 “老钱风”(与 “新钱” 概念相对,代表低调、简约、不露声色的贵气感),揭开了国宾馆的神秘面纱。在年轻消费群体的带动下,“年轻人涌入国宾馆” 多次登上热搜,酒店行业迎来了国宾馆的 “复兴时刻”。
但国宾馆大多修建时间较早,虽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厚重的历史感和当地文化特色,却也存在设施陈旧、装潢褪色、起居睡具与当下流行理念不符等问题,甚至被调侃为 “一流的景色、二流的硬件、三流的房间”。对此,国宾馆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呢?李彬认为,年轻人对国宾馆的热情与他们在消费理念、审美取向及消费能力等方面的转变密切相关。当下年轻人喜爱 “国潮” 以及文旅融合下的各类文化活动,追求产品提供的 “情绪价值”。因此,国宾馆改造首先要关注产品设计与定位,借助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创新产品形态的需求,比如结合动漫、剧本杀等元素,拓展文化体验空间。其次,国宾馆也要注重智能化产品的应用,增强科技感与时尚感,比如融合元宇宙技术构建接待场景、配备智能人形机器人与消费者互动,展示国宾馆的特色建筑和文化底蕴。
酒店还有哪些新奇玩法?酒店行业如何实现良性变革?
今年双 11,主流 OTA(在线旅游)平台推出 “半折”“买二送一” 等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下单,还推行 “先囤后付” 机制,消费者可以在授信额度内先预订酒店预售套餐,在预约酒店核销后的还款日(约一个月后)再还款。酒店套餐产品平均有效期为 120 天,最长可达 1 年,用户可以随时退订未预约的套餐,到期未使用的套餐也会自动退订。这些折扣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0 元囤酒店” 等模式尤其受年轻人欢迎。
在陈伏姣看来,“0 元囤酒店” 模式是一种包含 “心理博弈” 的创新营销模式,契合了消费者消费能力与模式的转变。消费者囤下套餐后,即便不会立刻使用,也会因不想 “浪费优惠” 而产生消费行为,无形中提高了酒店营收。陈伏姣表示,当下酒店行业涌现的众多新玩法,体现了 “始于酒店,但不止于酒店” 的理念。酒店已从单纯的住宿餐饮场所拓展为 “社交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地方。住宿类产品应不断探索契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充分给予消费者 “情绪价值”。
展望酒店行业未来生态,李彬认为,大型酒店、中小型连锁酒店与单体酒店三大类生态群体应秉持共生、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酒店经营不是追求短期利益,也不是追求巨额利润,而是要稳步发展、长期盈利。” 酒店应扎实做好基础服务与产品,尊重市场规律,避免盲目冒进。民宿和精品酒店可走 “专精特新” 路线:一方面,深入细分市场,精准把握当地消费者需求,不盲目追求规模;另一方面,结合当地景观、文化、民俗活动等资源,创新除吃住之外的玩法,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发展,推动酒店行业生态朝着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酒店行业的未来充满变数,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各酒店企业如何在变革中找准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