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4 年 10 月 30 日,锦江、首旅、金陵等多家国内知名酒店集团陆续发布了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从这些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内酒店市场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一方面,酒店数量持续攀升,达到了新的高点;另一方面,多项经营指标却出现下滑趋势。自去年暑期国内酒店市场经历报复性反弹后,今年已逐步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展望四季度,各酒店集团正积极调整酒店品牌结构,试图在存量市场中挖掘更多利润增长点。
暑期经营压力大,业绩未达预期
在刚刚过去的 2024 年第三季度,各酒店集团的门店数量实现了显著增长。以锦江酒店为例,根据其最新财报显示,该季度新开业酒店 469 家,同时有 221 家酒店退出市场,净增开业酒店 248 家。截至季度末,锦江酒店的开业门店总数达到 13186 家。首旅酒店在这一季度也表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净开店 273 家,酒店数量从上半年的 6475 家(含境外 2 家)增加至 6748 家 。
然而,尽管门店数量不断创新高,但各酒店集团在暑期这一传统旺季的业绩却并未迎来预期中的大爆发,反而在经营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酒店集团,锦江酒店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出现营收和净利双降的情况。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锦江酒店营业收入为 38.98 亿元,同比下降 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58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43.08%。
其他酒店集团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首旅酒店在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66 亿元,同比下降 9.54%;金陵饭店第三季度净利润为 1862.86 万元,同比下降 22.73%。整体来看,各大酒店集团在第三季度的经营业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降价换入住,行业竞争激烈
从各酒店集团的经营指标来看,市场压力更为明显。以锦江酒店为例,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境内全服务型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 18.17%,有限服务型酒店的 RevPAR 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平均房价方面,今年第三季度锦江酒店有限服务型酒店的平均房价(ADR)为 237.74 元 / 间,而 2023 年同期这一指标为 265.6 元 / 间。
除锦江酒店外,首旅酒店和君亭酒店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的 RevPAR 分别同比下降 7.8% 和 15.06%,平均房价和出租率等指标也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根据酒店数据服务机构 STR 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中国内地酒店年累计 RevPAR、ADR 和出租率(OCC)分别同比下降 6%、4% 和 2%。平均房价已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各级别酒店的经营表现均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这表明当前酒店行业的增长驱动力正从提高房价转向提高入住率,酒店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源。
有酒店加盟商透露,今年暑期旅游消费市场回归理性,部分酒店为了保证入住率,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这进一步加剧了酒店行业的竞争。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分析认为,当前酒店集团经营水平下降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酒店行业供大于求,即全社会酒店供应的增长幅度超过了酒店消费的增长幅度。虽然酒店集团的营业收入因加盟店增加带来的固定加盟费增加而有所上升,但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经营利润却在下降,尤其是酒店集团的直营店,这直接导致了酒店集团整体利润水平的下滑。在供大于求的状况未得到改变之前,酒店集团经营利润下降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品牌升级求发展,中高端成焦点
面对业绩压力,各酒店集团纷纷调整酒店品牌结构,试图在存量市场中提升收益。将存量经济型酒店转化为中高端酒店成为各酒店集团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开业数据来看,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锦江酒店中端酒店开业数量达到 7866 家,占比近六成,数量已超过经济型酒店。首旅酒店在 2024 年第三季度中高端酒店新开店 142 家,同比增长 51.1%;截至报告期末,中高端酒店的房量占比提升至 41.4%,数量比经济型酒店多出 54 家。君亭酒店中高端以上项目总数已超过 420 家,客房总数超过 87000 间。
此外,部分酒店集团还对品牌进行了升级。华住集团旗下漫心酒店近期再次升级,推出新版海洋版客房产品,并在近年来陆续推出漫心酒店 2.5、水晶酒店 2.5 等中高端酒店产品。锦江酒店旗下中高端商务酒店品牌 “锦江都城” 也推出了 3.0 版本。今年 6 月,首家亚朵 4.0 “见野” 开业,亚朵集团正通过该品牌加大在中高端商旅市场的布局。中高端市场已成为酒店集团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战场。
有酒店加盟商表示,中高端酒店相比经济型酒店具有更高的收益,在吸引加盟商方面也更具优势,通过品牌升级和向中高端市场转型,酒店还有一定的溢价空间。